古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下一句是什么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下一句是于嗟阔兮,不我活兮的。
关于古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下一句是什么以及古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下一句是什么意思,古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下一句是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完整的诗句是什么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什么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下一句是什么意思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古诗吗
是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古诗的。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词名句,出自《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大致意思是:今生拉着您的手永结美好,与您永不分离白头到老!
古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下一句是什么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下一句是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这句诗源于《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翻译
战鼓擂得震天响,士兵踊跃练武忙。
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
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
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可叹相距太遥远,没有缘分重相见。
可叹分别太长久,无法坚定守誓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出处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源于《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
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
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
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下一句是什么?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下一句是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出自《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文: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
(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
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
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
让我无法(与你)相会。
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诗文赏析
本诗描写兵士久戍不得回家的心情,表达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
诗从出征南行写起,再写了战后未归的痛苦,又写了夫妻之间执手相约,一直到最后发出强烈的控诉,次第写来,脉络分明,而情感依次递进。
叙事中推进着情感的表达,抒情中又紧连着情节的发展,相得益彰,而自然天成。
击鼓进军,是古代的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战争在那时候占据着生活太大的空间,歌颂战争的神圣,悲叹战争的哀怜,在诗歌中频见不鲜。
《击鼓》只是一个士兵小小的心声,无关乎国家社稷,只因为心中的情节,人最本能的思念,远离的是爱人,走不上的是回家的路。